警惕!反复感染或将引发并发症,这几类脆弱人群特别注意!

导读:自5月底开始,首阳、二阳的消息再次席卷中国各大社交平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了一项关于新冠后症状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约10%的人在奥密克戎...

  自5月底开始,“首阳”、“二阳”的消息再次席卷中国各大社交平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了一项关于新冠后症状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约10%的人在奥密克戎毒株后出现了多达12种“长新冠”病症。且与“首阳”患者相比,“二阳”患者发展为“长新冠”的可能性更大。同时,存在基础疾病的人群新冠二次感染后重症风险相对更高。

  重症患者反复感染更易引起并发症

  面对随时可能到来的反复感染,我们究竟面对着怎样的风险?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主任医师欧阳若芸教授表示:“新冠病毒感染轻症的患者通常不会有并发症,但如果是重症患者可能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肺纤维化,引起肺功能下降,或者导致原有一些基础疾病加重。”

  例如患者本身有高血压、肺结核、肺炎等基础病,其身体抵抗力也会相对较低、健康状态较常人更差、威胁因素也比其他群体更多,因此更容易引起病毒感染。在感染了新冠病毒之后,此类患者会有明显的血压升高、肝功能受损、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等症状,还可能引发肾功能恶化、多器官功能损害,发展成危重症。

  面对新冠的反复“骚扰”,六类群众需特别注意

  新冠病毒还在不断变异,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内的保护性抗体水平逐渐下降,二次感染的风险不容忽视,欧阳若芸教授提醒以下六大类人群需特别注意:

  年龄大于65岁以上的老人,由于年龄较大,自身免疫力低下,容易引发新冠病毒感染;

  有基础疾病或者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比如:高血压、哮喘、糖尿病、慢性肝病、慢性肾病、肿瘤等患者;

  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比如:长期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或艾滋病患者;

  体重指数大于28的肥胖患者;

  重度吸烟患者;

  晚期妊娠和围产期的妇女;

  针对六大高风险人群的防护,欧阳若芸教授建议除了日常的个人防护和科学消毒之外,在符合接种疫苗且没有禁忌的条件下,建议尽快进行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为自己的健康设立一道防护屏障。

  “阳”了早诊治,抗病毒治疗需选对药

  除了有效的防护,早诊早治也同样重要,尤其是存在基础疾病的高风险人群。欧阳若芸教授建议,高风险人群一旦确诊感染了新冠病毒,除了采取居家隔离,应该尽早接受有效的抗病毒治疗。

  目前在我国有多款获批上市的抗新冠病毒药物可供选择。但这里要特别强调,部分抗新冠病毒药物具有复杂的药物禁忌,患者不可自行盲目用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尤其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部分抗新冠药物和很多常见的慢病药物有明显的相互作用。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在选择抗病毒药物的时候可能遇到诸多“禁忌”,因此这类慢病人群应该充分和医生沟通清楚自身的基础性疾病及用药情况,由医生做出专业的药物选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一些没有药物相互作用的产品做抗病毒治疗。这样就既做到了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又不会恶化患者本身的慢病治疗。

  针对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同样要重视新冠药物的选择和使用。肝脏和肾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很多药物都需要经过肝肾的代谢。当肝肾功能受到损害时,肝细胞对药物的代谢率也会随之降低,不仅造成肝肾对药物的蓄积,还会增加肝脏的毒性。因此,但肝肾功能不全的时候,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像莫诺拉韦这样可以减少肝肾负担的药物。

前沿财经网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搜索服务,如有侵犯您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负责删除。

关键词:
分享:
上一篇:无限7待 畅享七重礼 下一篇:暴雨蓝色预警!平安产险北京分公司启动大灾应急预案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